立冬甫过,寒意初显,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台段却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数百只大天鹅如约从西伯利亚振翅南来,将这片广袤湿地装点成优雅灵动的“天鹅湖”。这群“白色精灵”时而引颈高歌,时而掠过如镜水面,在金色芦苇丛中翩跹起舞,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今年保护区已监测到300余只大天鹅,这是连续第八年稳定在300只以上。”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监测站副站长范大龙表示,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已成为黑河湿地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鸟类种群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记录在册的鸟类已从最初的155种增至245种,净增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表现尤为亮眼,黑鹳、遗鸥、大天鹅等57种珍稀鸟类频频现身,183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在此安家落户,标志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这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背后,是系统性的保护创新。据保护区生态监测站干部黄永琮介绍,目前已构建起“巡护+科技”的立体防护网络:通过建立常态化巡护机制,布设10条鸟类监测样线、10个监测样点和远程监测塔,配备身份识别检测仪,实现全天候精准监测。“这套系统既保障科研数据获取,又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让鸟类真正安居。”黄永琮说。

碧水润泽,飞鸟翔集。如今的黑河湿地不仅是大天鹅千年不变的越冬驿站,更成为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